内容摘要:
印度扩大本币结算减少对美元依赖
加拿大将对中国电动车征收100%关税
平价食品走俏韩国市场
德企对华投资今年有望翻一番
阿联酋上半年外贸总额增长11.2%,非石油出口表现亮眼
欧洲电商市场持续扩大
中国智能手机对俄出口大幅增长
美国信用卡用户半数背负卡债,通胀和高利率加剧还债压力
全球贸易正在失去活力
美联储称降息时刻到了
印度扩大本币结算减少对美元依赖
近期,印度央行对与阿联酋有业务往来的银行提出要求,希望采用印度卢比和阿联酋迪拉姆直接结算一部分贸易货款。同时,印度已重启和俄罗斯央行扩大本币结算机制的谈判。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印度正在逐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早在2023年7月,印阿两国就达成一致,同意建立本币跨境贸易框架,开发替代环球银行间金融电信协会(SWIFT)支付系统的本币结算系统。此后,印度央行允许阿联酋银行在印度银行开设特别卢比账户用于贸易结算,并鼓励进出口商使用卢比和迪拉姆直接交易。近段时间以来,印度央行要求国内与阿联酋有业务往来的银行在向阿联酋付款时,先从其他银行寻找能匹配的迪拉姆资金,避免银行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将印度卢比兑换为美元,再将美元兑换为迪拉姆,意在绕过美元进行国际交易。目前该流程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印度央行并未向阿联酋提出强制性目标,仅仅是鼓励卢比—迪拉姆外汇市场加快形成。
小世有感:印度推动本币结算机制有助于提高国际贸易的灵活性并降低对美元的依赖,缓解外汇储备压力。印度国际贸易优势不明显,卢比国际化的实现仍任重道远。
资讯来源:经济日报
加拿大将对中国电动车征收100%关税
当地时间8月26日,加拿大总理宣布,加拿大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这些对华关税税率与美国的相当。
加拿大财政部称,新的关税政策将于10月1日起生效,将适用于中国的电动汽车,包括乘用车、卡车、公共汽车和货车。钢铁和铝的关税将在两周后生效。
加拿大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称,加拿大还将就可能对中国电池、电池零部件、半导体、关键矿产、金属和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关税展开为期30天的磋商。
汽车制造业是加拿大最重要的制造业之一,其工厂聚集在五大湖地区,为美国消费者提供产品。根据加拿大政府的数据,该行业直接雇佣了近12万人。事实上,加拿大也效仿美国提供补贴,旨在刺激对国产电动汽车的需求。
小世有感:加拿大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旨在保护本国产业,但此举或将导致中加贸易关系恶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恐将继续扰乱全球供应链和贸易秩序,增添贸易不确定性。
资讯来源:观察者网
平价食品走俏韩国市场
“千元商品”热销韩国市场。为迎合消费者需求,韩国商家推出包装更小、更便宜的“千元商品”(1000韩元约合5.33元人民币),销路不错。“千元零食”“千元啤酒”正成为韩国市场当红产品。
好丽友通过缩小包装,将七种零食的价格降至1000韩元,创价格最低纪录。在新鲜食品领域,千元产品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韩国一零售平台以1000韩元的价格出售多种蔬菜,包括大蒜、葱和蘑菇。对于其他领域的商品消费,韩国年轻消费者也变得更加谨慎。
根据韩国农协银行发布的趋势报告,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年轻人消费逐渐减少,尤其是在配饰和手表等奢侈品上;在咖啡方面的消费也明显下降。韩国央行日前发布了《经济展望更新报告》,将韩国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期由5月的2.5%下调至2.4%。物价方面,韩国央行将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由预期2.6%下调0.1个百分点至2.5%。韩国央行曾预测物价上涨势头将持续放缓,CPI平均涨幅将在今年下半年降至2.4%水平。
小世有感:“千元商品”走俏反映了韩国消费者在经济压力下对价格敏感度的提高。随着经济增长预期放缓,消费者趋向于更谨慎的消费行为,可能会制约韩国经济复苏。
资讯来源:国际商报
德企对华投资今年有望翻一番
德国之声26日报道称,今年1月至6月,德国的对华直接投资达到72.8亿欧元。报道称,如果德国企业继续像前六个月那样向中国注资,德国对华的外国直接投资(FDI)今年有望翻一番。
报道称,德国每年有1/3的新车销往中国。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共有价值151亿欧元的德国汽车销往中国,德国汽车供应商向中国出口的汽车零部件价值约为112亿欧元。此外,德国汽车制造商还向欧洲出口了数十万辆在中国制造的汽车。据《德国每日新闻》报道,德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的投资处于各行业领先地位,并且其投资水平仍在不断上升。
报道还提到,不只是汽车,德国商会上个月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566家企业中,超过一半表示计划增加在华投资以保证竞争力。
德国《南德意志报》今年2月报道称,仅2021至2023年两年,德国企业在华投资额就与2015至2020年总额持平。2023年中国在德国的所有对外直接投资中所占份额也有所增加,达到10.3%。
小世有感:中国消费群体庞大,是德国汽车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为维持产品的竞争力,德国企业不断加大对中国的投资。两国贸易交流也将迎来新期待。
资讯来源:环球时报
阿联酋上半年外贸总额增长11.2%,非石油出口表现亮眼
阿联酋在2024年上半年的外贸总额达到了1.39万亿迪拉姆(约合379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1.2%。据阿联酋政府发布的声明,非石油出口总额达到了2564亿迪拉姆,较去年同期飙升了25%,此外,阿联酋对前十大贸易伙伴的非石油出口增长了33.4%,非石油部门表现突出。
根据最新数据,阿联酋在2024年上半年的外贸表现强劲,出口量已达到疫情前2019年全年水平,外贸总额接近1.4万亿迪拉姆。阿联酋与多个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与印度的贸易额增长了10%,与土耳其的贸易额增长了15%,与伊拉克的贸易实现了41%的增长。
多个关键行业的出口增长是推动非石油出口增加的主要因素。这些行业包括黄金、白银、珠宝、精油、香水、铝制品、铜线和铁制品等。同时,阿联酋的再出口业务也持续增长,这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贸易中的枢纽地位。
小世有感:阿联酋外贸的多行业强劲增长,展示了其经济多元化战略的成效。通过扩大贸易伙伴关系和推动再出口业务,阿联酋以期巩固其贸易枢纽地位并实现经济长期增长目标。
资讯来源:财联社
欧洲电商市场持续扩大
咨询机构尼尔森IQ与“智慧情报”近日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欧洲电商市场继续扩大,网络渠道用户数增长1%、网购频次增加4%。欧洲跨境电商平台“欧洲跨境商务”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欧洲企业对消费者(B2C)在线商品销售额达7410亿欧元,同比增长13%;其中,跨境电商市场规模达2370亿欧元,同比增长32%。
在线购物受到越来越多欧洲消费者青睐。全球速卖通发布的《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至少有95.8%的欧洲消费者进行过在线购物,35%的消费者每周用于在线购物的时间超过5小时。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欧洲电商用户数量已达5.4亿,预计到2027年将增长至5.86亿。
小世有感:欧洲电商用户规模不断增加,在线购物愈发普及。随着欧洲电商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欧洲各国贸易的数字化转型或将成为欧洲经济新的增长点,也为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带来更多商机。
资讯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智能手机对俄出口大幅增长
据俄罗斯Rambler.ru网站8月25日报道,今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对俄出口大幅增长。1月至7月期间,中国对俄智能手机供应量同比增长20%,出口总值达14.7亿美元。
俄专家认为,增长原因在于俄罗斯市场的变化。俄罗斯分析机构Telecom Daily总经理表达,“在三星和苹果等智能手机品牌退出俄罗斯后,中国技术填补了空白。目前电子产品商店售卖的智能手机大部分为中国品牌。”
报道称,质量也是俄罗斯市场对中国智能手机需求不断增长的又一因素。俄罗斯IT和金融科技专家谢尔盖•维利扬诺夫表示,中国智能手机设备在质量和功能方面具有竞争力,且价格更具吸引力。
小世有感:中国智能手机质量过硬、功能齐全、性价比高,得到了俄罗斯消费者的青睐。中国智能手机风靡俄罗斯的背后,反映出中国高新制造业在海外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资讯来源:海外网
美国信用卡用户半数背负卡债,通胀和高利率加剧还债压力
最新调查显示,目前美国50%的信用卡用户背负卡债,这一数字高于今年1月的44%,也是自2020年3月后银率网观察到的最高纪录。
受访者认为美国的经济现状无助于缓解他们的债务状况。分别有34%和32%的信用卡债务人表示,自2022年初美联储开始激进加息以来,通货膨胀、高利率使他们的信用卡债务负担更加沉重。
银率网高级信用卡分析师称,“自2021年以来,美国的信用卡债务一直在飙升。根据美联储数据,当前美国人信用卡欠款余额较2021年初增加了45%。信用卡拖欠率达到2011年以来的最高点。”
调查显示,60%的美国信用卡债务人已经负债至少一年,较2021年增长10%。与2022年初相比,约四分之一(24%)的信用卡债务人对还清卡债的信心下降。17%的债务人担心他们可能在未来半年内出现无力支付最低还款额的情况。
小世有感:高通胀、高利率加重了美国消费者的生活压力,导致美国信用卡负债激增。高昂的生活成本和债务压力不仅降低了美国民众的消费意愿,也加剧了债务违约的风险。
资讯来源:中国日报网
全球贸易正在失去活力
据法媒报道,二十国集团成员国的贸易在第二季度陷入停滞。这是全球化放缓和世界更加割裂的信号。而在今年第一季度,它们的货物出口还增长了1.7%。这一放缓大部分是因为欧盟成员国的出口下降。欧盟成员国的出口减少了0.9%,主要是因为德国出口减少,其化学品和其他工业品的出口都萎缩了。
从整体上看,欧盟的贸易举步维艰。欧元区在上半年的贸易盈余为1075亿欧元,但是出口和进口的下降都很明显。欧元区的对外货物出口同比下降0.8%,进口则同比大跌8.4%。
尽管二十国集团的贸易表现相对坚挺,这主要归功于美国和英国的活跃。美国的进口第二季度增长2.6%,主要是工业设备和电子设备;英国同期的进口大增8.3%,主要是机械和运输设备。巴西(大增10.9%)和韩国(上涨2.2%)等国的进口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在出口方面,阿根廷(增长5.2%)和韩国(增长2.7%)等国贡献较大。经合组织指出,东亚在汽车、半导体和高技术设备方面的出口出现了大幅增长。
小世有感:第二季度全球贸易停滞显示出地缘政治紧张和保护主义对经济合作的负面影响。长期来看,这种趋势或将进一步阻碍全球经济增长和国际合作。
资讯来源:参考消息
美联储称降息时刻到了
据法新社报道,美联储主席近日称,美国开始降息的“时刻到了”,从而推升下月削减利率的预期。他补充说:“走向是明确的,降息的时机和步伐将取决于即将到来的数据、演变的展望以及风险的平衡。”
美国股市在美联储主席讲话后上涨,华尔街三大股指收盘均至少上涨1.1%。美联储基准贷款利率目前处于5.25%至5.50%的23年高位,一直发挥着在11月总统大选前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需求降温的作用。通货膨胀和生活成本问题已经成为此次总统选举的核心议题。
美联储主席称,美联储的限制性货币政策已帮助恢复了总体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从而缓解了通胀压力,并确保通胀预期始终十分稳定。美国劳动力市场已经从先前的过热状态大幅降温。
小世有感:随着美国通胀趋于平缓以及失业率增加,美联储降息刺激经济的可能性不断攀升,全球经济走势和资金流动或将迎来巨大的变化。
资讯来源:海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