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小型动力配套设备出口稳步增长
欧佩克+增产计划再推迟
欧元区工业持续不振加剧裁员潮
全球咖啡豆价格创近50年新高
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货物贸易温和增长
日本10月实际家庭消费连续3个月同比下滑
全球企业利润整体呈增长趋势
今年欧盟经济预计增长0.9%
亚行下调亚太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预期
在欧中企运营不确定性增加
澳大利亚南澳州对华出口创下新高
东南亚多国榴莲陆续获准出口中国,中国榴莲进口规模创新高
小型动力配套设备出口稳步增长
2024年前10个月,中国小型动力配套设备进出口实现小幅增长,进出口总额51亿美元,同比增长4.8%。其中,出口47.3亿美元,同比增长5.7%;进口3.7亿美元,同比下降5.9%。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工程农业机械分会秘书长预计,2024年全年中国小型动力配套设备出口有望保持稳步增长。
在小型动力配套设备中,草坪、公园或运动场机动割草机,船用舷外机和船用其他汽油机,吹雪机和非自推进压实机械,未列名汽油机进出口总额呈现同比增长态势;非道路点燃式发电机组、非电动手提式链锯进出口总额出现同比下降走势。
小世有感:相关数据实现小幅增长说明中国小型动力配套设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所提升。但发电机组、手提式链锯等出口下滑显示行业需进一步优化市场布局。
资讯来源:国际商报
欧佩克+增产计划再推迟
“欧佩克+”会议作出最新决定,将石油增产计划再次延期,推迟至明年4月。自2022年以来,“欧佩克+”成员国为支持市场而达成了一系列减产措施。到今年6月,“欧佩克+”成员国宣布了一份恢复产量的路线图,计划在一年的时间里,以每月分阶段的方式,总计增加220万桶/日的产量。到如今,这一计划在油价持续回落的背景下,已被迫多次推迟,增产计划难以落地。
国际油价下滑成为阻碍“欧佩克+”实施增产计划的主要拖累。自7月初以来,全球原油基准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已下跌约18%,至每桶73美元附近,甚至9月份触及每桶69美元以下的2024年低点。花旗分析报告预测,即使“欧佩克+”取消供应增加,2025年原油价格也将走向每桶60美元,如果该集团继续增加产量,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下跌。
小世有感:“欧佩克+”占全球石油产量一半左右,其生产计划对国际油市有重要影响。为减产保价,“欧佩克+”推迟其石油增产计划,缓解当前市场压力。
资讯来源:国际商报
欧元区工业持续不振加剧裁员潮
由于欧洲主要国家面临产业转型缓慢、能源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工业持续萎缩,导致多个制造业大国出现“裁员潮”。欧元区最新公布的1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跌至45.2,整体指数自2022年年中以来一直低于50,处于萎缩状态。
法国总工会(CGT)表示,法国以工业领域为主的多个相关行业就业形势正在快速恶化。目前约有250项裁员计划正在酝酿中,涉及17万至20万个工作岗位。法国空中客车公司日前表示,为降低成本,该公司将裁减约2000个岗位。
另外,欧洲汽车行业正面临大规模裁员,发布的裁员计划至少已达5万人,包括预测和推测在内,裁员人数将超过10万人。全球最大汽车零部件企业德国博世日前公布裁员计划,该公司未来数年将最多裁员5500人。
小世有感:欧元区制造业持续萎缩,导致多个大型企业被迫裁员以削减成本。大量工作岗位的消失将带来更多失业人口,造成消费萎靡。这冲击着欧洲社会各界对未来的信心。
资讯来源:经济参考报
全球咖啡豆价格创近50年新高
巴西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咖啡店主要使用的高端品种)产量占全球的近一半,而全球约40%的罗布斯塔咖啡豆(通常用于制作速溶咖啡)产自越南。由于今年巴西和越南的恶劣天气,导致全球咖啡豆供不应求,基准洲际交易所交易价格升至每磅(约合0.45千克)3.36美元的峰值,为近50年来的最高水平,
这迫使雀巢等烘焙商提高咖啡价格。价格飙升将使今年种植咖啡豆的农民受益,但却使贸易商面临高昂的对冲成本。
小世有感:咖啡价格急剧上涨将加剧消费者和咖啡烘焙商成本压力。全球咖啡豆供应紧张可能导致持续的价格波动,贸易商的运营风险加大。这或将对咖啡产业链构成严峻挑战。
资讯来源:参考消息
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货物贸易温和增长
当地时12月9日,世贸组织发布的最新一期《货物贸易晴雨表》显示,全球货物贸易景气指数为102.7,高于基准点100。根据世贸组织分析,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货物贸易继续温和增长,但2025年的贸易前景尚不确定,可能会受到潜在贸易政策转变的影响。
根据全球货物贸易景气指数的编制规则,数值100为其基准点。如果某一次指数为100,意味着全球货物贸易增长符合中期趋势预期。指数大于100表示该季度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高于预期水平,反之则显示全球货物贸易增长低于预期水平。
小世有感:全球贸易景气指数高于基准点,表明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高于预期,全球商品需求正在回暖。全球市场对消费品、工业品以及投资品需求的增多也将给外贸行业带来更多机会。
资讯来源:央视新闻
日本10月实际家庭消费连续3个月同比下滑
日本总务省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由于通货膨胀持续,工薪家庭收入涨幅追不上物价涨幅,扣除物价因素影响,日本10月实际家庭消费连续3个月同比下滑。调查显示,日本2人及以上家庭10月平均消费支出约为30.58万日元,名义上同比增加1.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同比减少1.3%。从实际支出来看,10个消费大类中居住、教育、医疗保健等7个类别开支同比减少,电力燃气、其他杂费开支同比增加。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截至今年5月日本实际工资连续26个月同比下降。其后,受年中奖增加提振,6月、7月实际工资转为同比增长,8月、9月再现同比下降,10月呈现增长停滞状态。由于实际收入难以实现增长,很难期待实际消费持续增加。
小世有感:日本通胀持续、物价上涨,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下降,购买力下滑。日本居民消费能力下跌或将引发需求萎靡,阻碍日本的经济复苏。
资讯来源:国际商报
全球企业利润整体呈增长趋势
全球企业业绩持续保持坚挺,参与统计的企业2024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上升4%,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增长。强劲的美国经济是重要的背景因素,但即将上台的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可能在日后引发混乱。
金融企业扮演了增长引擎角色,净利润增幅达到22%,录得5个季度以来的最高增速。另一个引擎是与AI相关的企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利用AI提高业务效率,带来了强劲的需求,由此拉动了半导体、数据中心、云服务相关的业务。半导体代工企业台积电因先进半导体增产而斩获了创纪录的利润。德国西门子用于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业务也取得了增长。
另一方面,材料能源和汽车行业业绩低迷,净利润分别下降22%和41%。石油巨头则因为资源价格低迷而出现盈利能力恶化。中国和美国的汽车市场都出现了激烈的价格竞争。德国大众的利润降幅高达69%,已经决定关闭工厂和裁员。丰田的业绩则因子公司在北美涉嫌认证欺诈受到波及。
小世有感:金融和AI行业表现突显了技术和资本驱动的经济韧性,能源成本波动和价格战拖累传统行业。美政府加征关税的预案也进一步增加了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
资讯来源:参考消息
今年欧盟经济预计增长0.9%
根据欧盟委员会最新发布的2024年秋季经济展望报告,今年欧盟和欧元区经济预计分别增长0.9%和0.8%,明年有望分别回升至1.5%和1.3%。最新报告认为,在经历长时间停滞之后,欧盟经济正恢复温和增长,同时通胀有所放缓。报告同时警告,地缘政治因素和结构性挑战令地区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和下行风险有所增加。
近几个月以来,欧洲部分国家通过减税、提供贷款、补贴和其他财政手段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受此政策提振,地区信贷条件逐步改善,一些企业利润回升。在欧盟恢复和复原力基金的支持下,欧盟计划继续增加基础设施领域投资,推动工业生产向绿色低碳转型,促进经济数字化转型。
在家庭消费层面,今年上半年,在就业率上升和实际工资回升的支撑下,欧盟地区家庭可支配收入保持恢复势头。同时,在外部市场需求逐步回升的背景下,欧盟国家的出口贸易也有望实现增长。
小世有感:欧盟经济增长动力有限,外部地缘政治风险和内部结构性改革不足为经济发展增加阻力。强化区域合作,推进绿色转型或将是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资讯来源:人民日报
亚行下调亚太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预期
亚洲开发银行11日发布《2024年亚洲发展展望》补充报告说,亚行对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4.9%,预计2025年经济增速为4.8%。
报告说,东亚和南亚经济增长预期的下调抵消了高加索、中亚和东南亚的增长,使该地区经济增长预期下降了0.1个百分点。2025年,由于内需疲软,预计南亚的增长将放缓。
受到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走软的影响,报告预计今年该地区发展中经济体通胀率为2.7%,2025年通胀率为2.6%。
报告指出,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仍然保持稳定,但美国新一届政府的政策风险将对该地区产生影响,重大政策不确定性正在迫近。美国贸易、财政和移民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削弱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势头,并推高通胀。
该报告同时警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加剧大宗商品价格和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
小世有感:亚太地区经济面临内需疲软与全球政策不确定性的双重挑战,区域发展虽保持韧性,但需警惕外部风险对增长势头的潜在冲击。
资讯来源:中国经济网
在欧中企运营不确定性增加
欧盟中国商会与咨询公司罗兰贝格9日共同发布的2024至2025年度旗舰报告指出,中企对欧盟营商环境的评分连续五年下降。68%受访企业认为,过去一年欧盟整体营商环境有所恶化;超半数受访企业反馈,欧盟市场不再“公平开放”,企业普遍对不确定性表示担忧。此外,各类政治相关因素及其带来的市场壁垒、劳动力成本高、全球政治格局复杂化、欧盟及成员国对华政策不稳定和欧盟自身政治趋势变化成为中企认为的在欧经营面临的五大挑战。
不过,在欧中企对欧洲市场仍抱有长足发展的信心。66%的受访中企认为,今后1至3年,欧盟市场在其企业内部的战略地位将提升。超过半数的受访企业认为,中欧合作有助于欧盟加快数字化转型、探索人工智能等前沿应用,形成更紧密的产业链互补关系。
小世有感:随各种因素对欧盟经济政策的持续影响,中国企业在欧盟的营商条件不断恶化,引发了许多在欧中企的担忧。面对不确定性挑战,中国企业需做好应对准备。
资讯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澳大利亚南澳州对华出口创下新高
据澳大利亚媒体“魅力阿德莱德”网站9日报道,澳大利亚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的12个月内,南澳大利亚州对中国出口额达创纪录的44.3亿澳元,同比增长45%。
南澳州年出口总额持续保持在170亿澳元以上,对华出口的强劲表现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葡萄酒出口成为南澳州对华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目前南澳州葡萄酒对华出口已增至5.5亿澳元,而去年同期仅为280万澳元。
铜矿仍然是南澳州对华出口中价值最高的商品,过去一年出口额增长19%,达到创纪录的9.85亿澳元。同时,大麦出口表现同样亮眼,增长五倍,达到5.568亿澳元。
小世有感:南澳洲对中国出口总额再创新高,其中葡萄酒、铜矿以及大麦出口表现亮眼。中澳贸易合作不断深化,也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资讯来源:中国新闻网
东南亚多国榴莲陆续获准出口中国,中国榴莲进口规模创新高
2024年1至10月,中国榴莲进口规模再创新高,鲜果榴莲进口量超148.77万吨,进口货值达472.37亿元。
泰国产榴莲长期稳坐中国榴莲进口市场“霸主”地位。今年1至10月,进口泰国鲜果榴莲超78.47万吨,进口货值达274.9亿元,是中国榴莲进口的最主要来源地;进口泰国冷冻类榴莲产品超4.4万吨,货值21.58亿元。
自2022年获准输华后,越南鲜食榴莲对中国市场出口大幅增长。今年1至10月,中国进口越南鲜果榴莲69.25万吨,进口货值195.38亿元。
中国对马来西亚鲜食榴莲的正式开放进一步推升了榴莲进口市场的热度。今年1至10月,中国进口马来西亚鲜果榴莲240.95吨,进口货值2924.3万元;进口马来西亚冷冻类榴莲产品约1.56万吨,货值12.22亿元。
菲律宾产榴莲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情况并不理想,今年1至10月,中国进口菲律宾鲜果榴莲1.02万吨,进口货值1.77亿元;进口菲律宾冷冻类榴莲产品约296.2吨,货值约412.5万元。
小世有感:中国庞大的榴莲市场促进了东南亚各国的出口竞争。多样的供应源丰富了消费者选择,也推动了国际榴莲贸易的发展。
资讯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