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巴西经济保持弹性增长
印尼加快发展电动汽车产业,中企积极助力电动汽车生态系统建设
南非2024年第四季度失业率降至31.9%
美国1月零售额创近两年来最大跌幅
韩国1月制造业就业人数降至12年来低点
贸易摩擦风险上升 欧洲经济增速料将放缓
多国汽车业者担忧美国关税潜在威胁
2025年日本电商市场预计将突破2068亿美元
巴西经济保持弹性增长
2024年巴西贸易总额为5995亿美元,同比增长3.3%。《2025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巴西经济将保持弹性增长,并进一步激发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经济活力。由于巴西国内需求强劲,该国2024年进口额为2625亿美元,同比增长9%;出口额为3370亿美元,同比下降0.8%。巴西制造业与采矿业表现相对稳定,为全年实现贸易顺差提供了支撑。2024年,巴西制造业出口额为1819亿美元,同比增长2.7%,创1997年以来的新高。
巴西政府在2024年启动了新一轮经济增长加速计划,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拉动就业,也为外资提供了更多机会。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刺激国内消费,巴西适时调整财政和货币政策。从2023年8月至2024年5月,巴西央行基准利率连续7次下调,自13.75%下调至10.5%。
自2009年以来,中国已连续至少15年成为巴西最大贸易伙伴,是巴西首个金额超千亿美元的出口市场。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4年1月至12月,中巴双边贸易额约1.3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4.6%。
小世有感:巴西经济在贸易顺差和政策支持下保持韧性,出口疲软和市场不确定性仍是挑战。短期内基础设施投资和外资流入有助于增长,但长期复苏仍面临压力。
资讯来源:人民日报
印尼加快发展电动汽车产业,中企积极助力电动汽车生态系统建设
印度尼西亚工业部近日表示,将为中国比亚迪、广汽埃安以及法国雪铁龙等数家车企提供税收减免,支持其在印尼建立生产基地,以促进印尼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印尼政府希望通过这一举措,展示该国为全球投资者和车企提供良好营商环境的决心。印尼工业部部长表示,该政策将助力印尼成为东南亚地区重要的电动汽车生产中心。
印尼金属资源丰富,镍、钴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必备原材料。去年,印尼首家动力电池工厂及锂电负极材料厂投产。同时,印尼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2030 年大幅增加充电站和电摩、电动汽车保有量,推动绿色交通发展。
小世有感:作为东南亚强大的经济体和汽车市场,印尼凭借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众多车企入驻。同时,印尼也利用资源优势,补全产业链,推动自身汽车产业的建设。
资讯来源:人民日报
南非2024年第四季度失业率降至31.9%
南非统计局18日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南非官方失业率降至31.9%,就业人数达1710万,失业人数800万。金融和制造业就业增长显著,运输业也有增加。但青年失业率高,不同种族失业率差异大。南非工会大会发言人担忧农业岗位流失和出口关税影响就业,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财政支持等。业内认为就业数据好转反映经济初现复苏,失业率将随商业周期改善逐渐降低。
小世有感:尽管南非失业率降低,但青年就业问题依旧存在。同时,农业岗位和出口关税隐忧仍在,南非经济复苏道路依然漫长。
资讯来源:中国新闻网
美国1月零售额创近两年来最大跌幅
据法新社报道,美国1月份的零售额创下近两年来的最大跌幅,幅度超过预期,且发生在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誓言抑制的通胀意外上升之后。
美国商务部称,今年1月零售额环比下降0.9%至7239亿美元,部分原因是汽车销量下滑。这是自2023年初以来的最大月度环比跌幅,远超道琼斯新闻社和《华尔街日报》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的0.2%跌幅。
分析人士普遍预计这个全球最大经济体今年经济增长将会放缓,他们同时密切关注消费能力这一关键经济驱动因素。专家警告说,长期征收全面关税将意味着进口商面临更高成本,而这些成本可能会转嫁给消费者。
数据显示,随着美国大部分地区出现寒冷天气和加州发生野火,不同产品类别的销售额普遍下降。美国家庭也在动用储蓄,应对顽固的通胀,并面临特朗普威胁对美国主要贸易伙伴商品征收关税的不确定性。
小世有感:自然因素叠加通胀、关税预期等长期隐忧,造成美国1月零售额大幅下跌。消费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消费疲软表明美国当前经济增长前景不佳。
资讯来源:参考消息网
韩国1月制造业就业人数降至12年来低点
韩国统计厅16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由于经济增长疲软,韩国1月份制造业的就业人数降至12年来的最低水平。
根据韩国统计局汇编的数据,截至1月底,制造业就业人数为439万人,比一年前减少了56000人。这一数据是2013年1月以来的最低值,那时数据为432万人。自2024年7月以来,制造业就业人数环比持续下降。
同时,1月份韩国建筑业的就业人数同比减少了16.9万人,下降幅度是自2013年韩国统计厅开始编制相关数据以来的最大同比降幅,也是连续第九个月出现下降。
韩国经济目前正呈现放缓趋势,面临的挑战包括出口增长放缓、国内需求疲软、全球竞争更加激烈、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风险,以及国内政局不稳引发的不确定性因素上升等。
小世有感:制造业和建筑业就业下滑是韩国当前经济疲软的映射。尽管总就业有所增加,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经济增长预期下降。
资讯来源:经济参考报
贸易摩擦风险上升,欧洲经济增速料将放缓
当地时间2月17日,欧元区财长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与会人员警示称,当前贸易不确定性显著上升,特别是美国关税政策的潜在变化,已经对欧洲经济造成负面影响,今年欧盟经济增速将低于此前预测的1.5%。
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布对所有美国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并声称将对芯片、汽车、药品等产品征收所谓的“对等关税”,引发了欧洲各国的广泛担忧。彭博社报道称,美国的汽车关税计划将重创德国汽车制造商。
日前,欧盟27个成员国负责贸易事务的部长普遍认为谈判是最佳选择,期待在美国正式调整关税政策前达成协议。
除了外部贸易风险,欧洲内部也面临着长期需求不足、科技创新乏力、内部贸易壁垒问题等诸多挑战,令经济很难在短期内好转,增长前景低迷。
小世有感:美国关税政策充满不确定性,对欧洲出口产生负面预期。同时欧洲内部的诸多难题也亟待解决,欧洲经济增长面临巨大挑战。
资讯来源:经济参考报
多国汽车业者担忧美国关税潜在威胁
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表示将在4月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多国汽车业者表示担忧。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指出,如果美国对日本汽车加征关税,将产生重大影响。2024年日本对美国的汽车出口金额达到6.0261万亿日元,占其总出口额的28.3%,此外关税威胁还将影响日本对美的汽车零部件出口。日本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日本对美国出口约137万辆,占到总出口量的三成以上,在各国中最高。
韩国大信证券报告指出,截至2024年,韩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达658亿美元,汽车是韩国对美出口的主要项目,短期内势必会受到关税威胁的影响。韩国现代汽车等公司受到很大影响。
对于欧洲车企来说,关税威胁压力也颇大,市场研究公司Global Data的数据显示,德国大众汽车在美国卖出的车中,约80%是进口车。
小世有感:美国拟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引发日、韩、欧等国汽车行业对未来的担忧。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不仅将影响各国对美汽车及零部件的出口成本,还可能冲击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与贸易秩序。
资讯来源:经济参考报
2025年日本电商市场预计将突破2068亿美元
根据GlobalData的最新报告,日本电商市场在2025年预计将增长7.7%,总额达到2068亿美元(约合29万亿日元)。这一增长主要受到消费者对在线购物偏好以及移动设备的普及的影响。报告还指出,日本电商市场在2024年增长了8.4%,市场总值达到了1919亿美元(约合26.9万亿日元)。这一增长趋势表明,日本已经成为亚太地区主要的电商市场之一,仅次于中国。日本电商市场的强劲增长与高水平的移动设备和在线购物渗透率密切相关。消费者对在线购物的偏好日益增强,主要原因在于其便捷性和节省时间的优势。
小世有感:日本电商市场增长的背后是移动设备普及与消费者对便捷网购的追求。这不仅体现日本消费习惯的转变,也凸显电商行业的潜力,也为中国卖家提供更多机遇。
资讯来源:亿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