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美政府大规模裁员持续进行
· 德国央行自1979年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 越南、韩国对我国钢铁出口征反倾销税
· 美征收关税将冲击韩国汽车业
· 柬埔寨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中国继续稳居柬最大外资来源国
· 德国经济去年第四季度环比下滑0.2%
· 美国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显著下降
· 国际咖啡豆期货价格涨幅高达118.57%
美政府大规模裁员持续进行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签署行政令,旨在削减政府开支。2月12日,由政府效率部推动的联邦雇员“大规模裁员”工作正式启动。据报道称,目前至少已有两万联邦雇员被裁员。大规模裁员行动已在美国引发了广泛争议,支持者认为这是削减政府臃肿、提高效率的必要措施,而批评者则质疑其方式简单粗暴,缺乏合理性。
金融部门对于大规模解雇行动对削减开支的效果仍有怀疑。财政整顿,瞄准的是自由裁量支出中的非国防支出部门,仅占财政总支出的不足15%。此外,美国全部联邦雇员的薪酬在总支出中占比不到6%,对财政的缓解作用仍然非常有限。
与此同时,美债利率高企也成为掣肘。过去4个月,美国累计赤字已达8400亿美元,扩大了25%,再度创下了历史新高。目前,美国存量国债平均利率已经逐步上升到3.4%至3.5%,如果美国国债利率无法回落,后续美国财政付息压力还会进一步抬升。
裁员行动对美元的影响也是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短期内,裁员可能引发市场对美国政府稳定性和政策连续性的担忧,导致美元承压。投资者对政策可能引发社会不满和政治不确定性的担忧会进一步加剧市场波动。
小世有感:此轮大规模裁员行动旨在减轻财政负担,但其效果存疑。短期内,恐引发外界对政府担忧,影响美元及市场信心;长期来看,若能够成功推动政府效率提升,或能带来经济结构的优化。
资讯来源:经济参考报
德国央行自1979年以来首次出现亏损
25 日,德国央行宣布 2024 年资产负债表赤字达 192 亿欧元,这是其史上最大亏损,也是自 1979 年以来首次账面亏损。该行预计未来几年仍有赤字,但规模会减少,德国央行行长纳格尔称财务压力高峰期或已过去。2023 财年,银行亏损靠准备金弥补,2024 年公布财报时纳格尔就已预见到未来艰难。
纳格尔强调,德国央行财务状况稳健,黄金估值储备远超当前和预期账面亏损,会将当前亏损结转,靠未来盈利弥补,运作能力不受限。德国央行的重要任务是确保价格稳定,纳格尔预计 2026 年德国通胀率能可持续降至 2%。
小世有感:德国央行出现史上最大亏损,可能会使市场参与者和民众对德国经济前景产生担忧。德国经济增长受到了多重因素的制约,其工业竞争力下降等因素恐将导致出口进一步下滑。
资讯来源:中国新闻网
越南、韩国对我国钢铁出口征反倾销税
2月21日,越南宣布对中国输越钢铁产品征收19.38%、26.94%和27.83%共3档的反倾销税税率。2月20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贸易委员会召开了会议,针对中国进口的“碳钢及其他合金钢热轧钢板厚板产品”展开了初步调查,并初步判定存在倾销行为,称倾销带来了对韩国国内产业的实质性损害。
根据越南工商部2月21日发布的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的文件,越南对中国钢铁产品征收不同级别的税率,分别是19.38%、26.94%和27.83%共3档的反倾销税税率。此次反倾销税起征时间为15天后的3月8日。
2024年我国出口到越南的钢材1273.8万吨,越南是我国钢铁第一大出口目的地。这次反倾销税影响力度不小,牵涉数亿美元。
2月20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贸易委员会向韩国企划财政部部长提议对华征收27.91%至38.02%的临时反倾销税并通过初步裁定。根据中韩自贸此前的协定,中国对韩国出口的钢铁产品包括冷轧钢板、不锈钢热轧钢板和厚板等,均是零关税待遇。
但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出口韩国逐渐增加,引起韩国产业界不满。数据显示,去年韩国从中国进口的钢材达到877万吨,创下7年以来的最高值。韩国是我国钢铁产品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国,出口量仅次于越南。
小世有感:越韩反倾销措施将对中国钢铁出口带来较大影响,短期内或将推高出口成本。若措施持续或加码,长期可能影响行业盈利和市场拓展,迫使钢铁企业加速升级或开拓新市场。
资讯来源:贸促会浙江委员会
美征收关税将冲击韩国汽车业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表示,最早将于4月初对进口汽车征收25%的关税,此举在韩国汽车业界引发强烈震动。韩国车企原本预计美国对韩国产汽车的关税可能维持在10%左右,美政府最终决定的25%税率远超预期,这将使韩国车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面临严峻考验。考虑到2024年韩国对美汽车出口额达到347亿美元,占整体汽车出口的49.1%,美新关税举措可能使韩国汽车业陷入困境。
韩国汽车对美依赖高,超 90% 产量出口美国的韩国通用汽车甚至可能面临生存危机。韩国车企全球生产布局有劣势,扩美生产规模操作难。目前韩国政府与业界正积极寻求对策,否则韩国汽车行业或面临长期出口下滑和产业结构调整风险。
小世有感:美国拟对进口汽车征收关税,对韩国而言,其出口汽车在美国市场价格竞争力将大打折扣。同时,这一市场萎缩也可能影响韩国汽车产业,大量岗位汽车相关岗位恐将流失。
资讯来源:经济日报
柬埔寨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中国继续稳居柬最大外资来源国
2024 年柬埔寨吸引外资约 69 亿美元,较 2023 年增长 40%,批准 414 个项目,预计创造 32 万就业岗位。新投资集中在工业领域,占比 95% ,投资额增长 110%。柬埔寨通过优化投资环境、出台投资激励措施,加上 RCEP 及双边自贸协定等利好,吸引了大量外资。其中,中国稳居最大外资来源国,投资额超 34 亿美元,占比近 50%。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 2025 年柬埔寨 GDP 增速有望升至 5.8%,成为东南亚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小世有感:柬埔寨是东南亚地区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其制造业结构清晰,劳动力成本合理,吸引着众多外资。中国作为其最大外资来源国,在制造领域的投资不断增加,也能够为柬埔寨产业升级带来利好。
资讯来源:人民日报
德国经济去年第四季度环比下滑0.2%
德国联邦统计局2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价格、季节和工作日调整后,2024年第四季度德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0.2%。此前,德国经济在去年第三季度环比增长0.1%。
德国联邦统计局当天发布的新闻公报说,去年第四季度德国出口环比下降2.2%,为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最大降幅,进口环比增长0.5%。此外,受机械设备和汽车行业产出大幅下滑影响,去年第四季度德国制造业萎缩0.6%,为连续第七个季度环比下滑。消费方面,公共消费和私人消费环比均小幅增长。
数据还显示,经价格调整后,去年第四季度德国经济同比下降0.4%。2024年,德国经济比上年实际下降0.2%,为连续第二年负增长。
小世有感:由于出口下降、制造业萎缩,德国GDP走势不佳。当前德国消费虽有小幅增长,但德国整体经济形势依旧严峻。
资讯来源:新华网
美国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显著下降
美国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25日发布数据显示,美国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8.3,显著低于1月的105.3。
该研究机构高级经济学家吉夏尔表示,这是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自2021年8月以来最大单月跌幅,该指数已连续第三个月走低。
在该指数的5个组成部分中,消费者除对目前商业环境的评估出现轻微改善外,对当前就业市场环境、未来商业环境、未来收入和未来就业前景的看法均变得更为悲观。其中,反映短期收入前景、商业和就业市场环境的消费者预期指数从1月份的82.2降至72.9,自2024年6月以来首次降至80门槛下方。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认为,该指数降至80之下通常是经济将出现衰退的信号。
吉夏尔说,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从5.2%升至6%,这可能反映了美国通胀粘性、鸡蛋等主要必需品价格近期大幅上涨以及对关税影响的预期。
小世有感:美消费者对通胀前景的持续悲观情绪,或是导致信心指数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消费者信心的动摇,可能会导致消费市场萎缩。美国经济或正面临着挑战。
资讯来源:新华网
国际咖啡豆期货价格涨幅高达118.57%
自2022年起,咖啡豆的价格一路上涨,2024年末步入急剧飙升阶段。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纽约洲际交易所(ICE)咖啡期货累计涨幅约70%,而同期伦敦市场现货黄金的涨幅仅为27.22%。2025年开年,咖啡期货迎来一轮暴涨行情。2月6日,ICE阿拉比卡咖啡期货价格首次突破400美分/磅大关。近一年来,国际咖啡豆期货价格涨幅高达118.57%。
咖啡期货市场是咖啡现货市场的风向标,作为全球咖啡定价中心,美国纽约洲际交易所的咖啡期货上涨会影响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个市场。
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处在中游的从业者尤为敏感。自2024年3月开始,海外生豆采购价一路上涨,采购吨价在过去1年上升了110%。受全球咖啡豆主产区减产、国际咖啡豆期货价格飙升等因素影响。多款咖啡豆采购价格出现一天一价,每天都在上涨的情况。目前涨价幅度较高的为巴西、越南等产区的商业豆,因此不少烘焙商正在尝试更换新的精品豆风味和品类,希望在提升咖啡品质的同时,稳定价格。
此轮咖啡豆涨价,不同类型的咖啡品牌受到影响的程度并不相同,大型连锁咖啡品牌集中采购的价格较为稳定,而缺乏资金及囤货能力的中小型精品咖啡品牌和烘焙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尽管面临挑战,咖啡豆涨价也可能促进行业转型与提升。
小世有感:咖啡豆价格飙升反映了全球供需失衡。对进口国而言,进口成本上升或将促使贸易商重新评估供应链和定价策略,同时也为行业转型和品质提升提供了契机。
资讯来源: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