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中国汽车在拉美国家受欢迎
• 2024年越中双边贸易额可达2000亿美元
• 欧洲央行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
• 人才资金流失恐令韩“产业空心化”
• 占比达34%,中国跨境电商强势占领西班牙市场
• 人民币保持全球第四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
• 米价猛涨,日本民众大喊吃不消
• 沙特大规模引进中国新能源产业
• 德国经济春季复苏速度低于预期
• 拉美电子商务市场增长显著
• 加拿大央行宣布再度降息,预期通胀进一步放缓
中国汽车在拉美国家受欢迎
中国电动车制造商不断地加强设计创新、努力提高在核心领域的技术优势,从而以高性价比的竞争优势和不断提升的品牌影响力受到拉美国家消费者的青睐。汽车情报公司(JATO)的数据显示,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已经占据了整个拉美地区86%的市场份额。
据路透社数据显示,目前在墨西哥销售的汽车中,每十辆就有一辆来自中国汽车制造商,仅去年一年就有七个新品牌进入墨西哥市场。今年一季度,墨西哥电动汽车进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猛增了443.9%。
在巴西,中国新能源车得到追捧,销量猛增。前四个月,中国电动车在巴西销量达4.8万辆,为去年同期的8倍,占巴西进口电动汽车总量的36.2%。
除了私家车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也大量行驶在拉美各个国家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等拉美国家主要城市随处可见比亚迪、福田、宇通等中国品牌电动公交车穿梭在大街小巷,成为一道“绿色”风景线,为当地居民出行增加了更加便捷、低碳的选择方案。
▼小世有感:中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物美价廉,在拉美销量逐年增长。中国高端制造不断发展、产品竞争力不停提升,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
资讯来源:国际商报
欧洲央行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
欧洲中央银行7月18日在德国法兰克福的总部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维持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不变。欧洲央行发表的新闻公报称,欧元区主要再融资利率、边际借贷利率和存款机制利率将分别维持在4.25%、4.5%和3.75%的水平。今年6月,欧洲央行启动了近五年来的首次降息,将欧元区三大关键利率均下调25个基点,市场由此关注欧洲央行是否将进入降息周期,并连续降息以及降息的时点。欧洲央行官员表示,将保持政策利率收紧在足够的水平,以实现通胀回落至2%的中期目标。
▼小世有感:为确保实现控制通胀的目标,欧洲央行维持当前利率不变。虽然6月欧洲央行启动五年来首次降息,但欧盟是否进入降息周期还有待观察。
资讯来源:国际商报
人才资金流失恐令韩“产业空心化”
韩国正出现人才与资金流失的“空心化”现象。制造企业纷纷将工厂迁往东南亚以降低成本,半导体和电池等高科技企业也纷纷迁往政策补贴丰厚的美国和欧洲。2022年,流入韩国的外国直接投资净额仅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5%。相比之下,韩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在2018年以来的五年中增长了22.2%。
但企业认为,离开韩国是目前的“合理选择”。今年4月,OCI控股公司宣布将斥资2万亿韩元在马来西亚建设太阳能多晶硅生产基地。该公司之所以选择马来西亚,是因为这里的劳动力成本低,而且可以100%使用水力发电,符合美国和欧洲市场对100%可再生能源的要求。
除成本因素外,一些公司还因为严格的法规而将目光投向海外。一家洗发水和护发素生产商在宠物市场迅速发展后,决定进军该领域业务。然而在韩国,利用现有设施生产动物沐浴产品是违法的。作为一种非药用动物产品,它需要配备专门的设施和人员,以符合相关规定,并单独向检疫总部报告。该公司转而在越南建厂。
▼小世有感:韩国企业迁往海外或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对经济的长期发展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如何吸引和留住企业或将成为韩国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资讯来源:中国经济网
占比达34%,中国跨境电商强势占领西班牙市场
近年来,中国电商平台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特别是在欧洲市场,其表现尤为抢眼。
据最新发布的NIQ消费者在线小组报告,今年上半年,阿里巴巴、Temu等中国电商平台在西班牙市场的份额达到了惊人的34%,远超其他欧洲国家,如意大利的14%、法国的9%、德国的8%和英国的6%。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中国电商企业在欧洲市场的强劲竞争力,也书写着中国跨境电商在全球市场中的华丽篇章。
没有人的成功是凭空而来的,中国电商在西班牙市场所取得的亮眼成绩,离不开它们在持续优化商品种类、价格优势、物流效率以及用户体验等方面的努力。
以阿里巴巴旗下的Miravia为例,该平台自2022年12月推出以来,便迅速在西班牙市场站稳脚跟。作为一个综合性电商平台,Miravia能够为西班牙消费者提供包括美容个护、女性时尚、男性时尚、家居园艺、电子产品等众多类目在内的产品,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们丰富多元的购物需求。
▼小世有感:西班牙电商发展势头好、活力焕发,中国跨境电商巨头纷纷在西班牙加码。如何更好地理解西班牙的文化差异以及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或是眼前的挑战。
资讯来源:电商报
人民币保持全球第四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
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最新发布的数据,2024年6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保持全球第四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占比4.61%。这是人民币连续第8个月保持全球第四大最活跃货币。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数据显示,今年6月,在主要货币支付金额排名中,美元、欧元、英镑分别以47.08%、22.72%、7.08%的占比位列前三。此外,与2022年11月相比,2024年6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份额几乎翻了一番,当时的占比仅为2.37%。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且在跨境贸易、融资、支付、结算中愈发重要。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达到4.22万亿元,今年以来,外资增持人民币债券规模达约5500亿元。
▼小世有感:人民币的国际储备职能和使用场景不断扩大,提升了其在跨境贸易和金融市场中的地位。这也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为外资投资中国债券资产构筑了信心。
资讯来源:中国贸促会浙江委员会
米价猛涨,日本民众大喊吃不消
据日本《东京新闻》21日报道,受多种因素影响,日本大米价格持续上涨。很多便利店和超市内以大米为原材料的食品价格都出现涨价,不少日本民众感慨,在其他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后,“大米也终于来了。”
日本农林水产省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农业协同组合6月对企业的大米批发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4%,创下自2013年8月以来的最高纪录。这在日本的一些标志性大米上体现得尤为明显。6月上旬,日本大米产品代表“越光米”的现货交易价格达到了每60公斤约2.4万日元(100日元约合4.62元人民币),与去年相比上涨近80%,另外一种来自山形县的大米产品的采购价格也比之前涨两到三成。
▼小世有感:作为日本饮食文化的核心,米价上涨直接影响民众生活成本。米价变动反映出供需失衡的严重,库存不足和需求激增或是其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资讯来源:环球时报
沙特大规模引进中国新能源产业
近日,中国多家新能源公司密集宣布与沙特签署合作建设和投资协议,显示沙特已成为中国新能源出海热土。
中国TCL中环与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沙特能源设备公司在中国深圳签署股东协议,三方将共同投资成立合资公司,推进太阳能光伏晶体晶片在沙特的本土化生产,项目总投资金额约为20.8亿美元。
中国光伏组件龙头企业晶科能源发布公告称,在沙特阿拉伯成立合资公司建设10吉瓦高效电池及组件项目,项目总投资约36.93亿沙特里亚尔。
中国远景科技集团与沙特公共投资基金、沙特能源设备公司共同宣布将在沙特成立风电装备合资公司。合资公司将帮助沙特风电价值链到2030年实现75%本地化生产的目标,助力中东地区的清洁能源转型。
▼小世有感:沙特引进多个中国新能源项目,促进了中国新能源企业的市场拓展。这推动了中国新兴产业的经济效益提升,同时也将带动更多领域的中沙经济合作。
资讯来源:国际商报
德国经济春季复苏速度低于预期
柏林7月22日电 德国央行22日公布的月度报告显示,德国经济在春季的复苏速度比预期要慢。报告指出,“第二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可能仅略有上升。”
德国央行指出,4月至6月期间,工业企业的发展令人失望。5月份数据“明显抑制”了工业景气度即将改善的希望。
德媒报道称,继2023年底德国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0.5%后,德国经济在2024年年初以微弱增长勉强避免了衰退。然而,工业企业中缺乏订单的情况仍令人担忧。最近新订单量的减少表明需求疲软尚未完全克服。德央行表示,从目前来看,德国第三季度GDP增长可能仍略低于其6月预测的数据。
德国联邦经济部也认为德国经济复苏将进一步延迟。该部在最近发布的月度报告中表示,最近新订单量和产出等再次下降,表明出口导向型的德国工业持续疲软。
▼小世有感:工业和建筑行业疲软以及利率上升抑制德国经济恢复。工业企业订单缺乏和需求疲软的问题仍未解决,德国经济的全面复苏仍面临挑战。
资讯来源:中国新闻网
拉美电子商务市场增长显著
近年来,拉美地区电子商务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线上支付平台“PayU”发布的《2023年拉丁美洲电子商务报告》指出,受互联网普及和经济增长等因素推动,拉美地区已成为全球电子商务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数据统计网站Statista旗下的“数字市场观察”发布报告称,2023年拉美地区电商市场销售额超过1170亿美元,同比增长30%,预计到2028年销售额有望达到2050亿美元。市场研究机构“内幕情报”公司预计,2024年至2027年,该地区电商市场销售额将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的报告指出,巴西和墨西哥是拉美主要电商市场,占该地区市场份额的50%—60%。Statista预计,巴西零售电商收入在2028年将达到660.6亿美元,墨西哥电商市场收入在2029年将达到649.7亿美元。“数字市场观察”指出,巴西、墨西哥将继续保持拉美地区电商市场增长领跑者地位。
▼小世有感:拉美电商市场持续升温,爆发出了巨大的潜力。随着拉美消费者的购物习惯逐渐改变,拉美地区电商生态也将迎来更多机遇。
资讯来源:人民日报
加拿大央行宣布再度降息,预期通胀进一步放缓
正如市场普遍期待,加拿大央行7月24日宣布将基准利率即隔夜拆借利率再下调25个基点,由4.75%降至4.5%。加央行相信,该国整体通胀压力正在缓解。加央行在6月初宣布降息25个基点。这是自2020年3月底以来首度降息,也令加拿大成为新冠疫情发生后率先降息的七国集团(G7)成员国。
就全球经济而言,加央行认为,尽管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的通胀率仍高于目标,但预计将逐步放缓。预计到2026年,全球经济将继续以年均约3%的速度增长。
加拿大经济增长有所回升,但相较其人口增长而言仍显疲弱。就业增速仍低于劳动力增速,失业率继续攀升。预计加拿大经济增长在今年下半年至2025年将有所增强,供应过剩的状况将在明年至2026年缓解。该国核心通胀指标已连续数月低于3%。但住房价格通胀率仍高企,依然是总体通胀的最大推动因素。
据加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继5月份通胀率出现小幅反弹后,加拿大今年6月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略有回落,同比上涨2.7%。加央行将在9月4日公布其是否进一步调息的决定。
▼小世有感:加拿大央行的连续降息表明其在应对经济疲弱和通胀压力缓解方面的积极态度。这一政策有望利好经济增长,缓解企业和消费者的借贷成本。
资讯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