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希腊加大进口中国电动汽车
前四个月外贸额突破200亿美元,中乌双边贸易额继续领跑
欧盟批准“限制甲烷排放”法规 进口标准或将辐射全球能源行业
印度贸易壁垒在WTO遭多方质疑
全球海运运力再次紧张
通胀降温,欧洲经济积极信号频现
德国经济见喜色
日本重回“有利率的世界”
首季缓步,美国经济复苏殊为不易
多边贸易体制仍具强生命力
希腊加大进口中国电动汽车
近日,17辆由宇通客车生产的电动公交车正式在希腊塞萨洛尼基市投入运营,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以及希腊基础设施和交通部官员一起参观了在城市道路上运行的电动公交车。米佐塔基斯在参加运营首日仪式时发表了讲话,他表示,受债务危机影响,希腊多年来无法为民众提供现代化“绿色”车队,这批中国电动公交车投入运营标志着希腊已彻底走出困难时期。
电动公交汽车低运营成本和更简单的后期维护将有助于公交车公司缓解资金压力。同时,调查显示,塞萨洛尼基的居民对电动公交车出行的低噪音和环保性能大加赞赏,车上人性化、现代化的设置,如手机充电口、坡道、轮椅转位等让人们更加信任绿色公共出行。
小世有感:越来越多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希腊,促进了希腊绿色交通的发展,也为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提供更多商机。
资讯来源:经济日报
前四个月外贸额突破200亿美元,中乌双边贸易额继续领跑
乌兹别克斯坦2024年1-4月外贸成交额已强势突破200亿美元大关,实现了接近6%的同比增长。中国以39.6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额稳坐乌兹别克斯坦外贸伙伴头把交椅。
据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直属统计署5月20日公布的数据,2024年1-4月,乌对外贸易总额为208.701亿美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5.9%。其中,出口额为84.905亿美元,增长9%;进口额为123.796亿美元,增长3.9%。
中国为乌最大贸易伙伴国,双方贸易额达39.607亿美元,占乌外贸总额的19%,其中乌对华出口6.444亿美元,乌自华进口33.163亿美元。
小世有感:乌兹别克斯坦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参与者,是中国重要的合作伙伴。随着中乌之间外贸成交额不断增长,两国贸易往来也迎来更多新期待。
资讯来源:中国贸促会浙江委员会
欧盟批准“限制甲烷排放”法规 进口标准或将辐射全球能源行业
5月27日,欧盟限制甲烷排放的法规正式成为立法,以期要求国际能源供应商们减少这种气体的排放和泄露。
新法规对能源部门甲烷排放量的测量、报告和核实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天然气、石油和煤炭行业按照最高监测标准进行操作,并采取措施减少排放。法规还要求停止可避免的常规燃烧,减少紧急情况下的燃烧和排放,并逐步引入对国外出口商的严格要求。自2025年起,欧盟进口商必须报告年度甲烷排放数据,2027年起,只有在能源出口商承担与欧盟生产商相同的义务下,才能签订新的进口合同。到2030年,进口能源的甲烷烈度需低于欧委会设定的上限值。
法规要求欧盟成员国设定有效的惩罚措施,对未能满足要求的能源实施惩罚。这一法规将对全球甲烷控排进程和油气贸易产生影响,特别是对美国、阿尔及利亚、俄罗斯等主要天然气供应国。
小世有感:欧盟新规将推动国际能源行业甲烷控排减排进程。于中企而言,是提升环保标准,把握绿色发展战略的机遇。
资讯来源:中国贸促会浙江委员会
印度贸易壁垒在WTO遭多方质疑
世界贸易组织(WTO)进口许可证委员会在5月21日的会议上讨论了印度去年8月宣布但很快撤回的笔记本电脑进口许可措施。日本和中国正式对这一措施提出关切。
印度的措施可能已经影响到中国境内的美国公司生产的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因为印度进口的平板电脑和个人电脑将近九成来自中国。但瞄准印度迅速增长的平板电脑市场的其他国家,正越来越多地质疑印度类似限制进口的任何举动。
WTO许可证委员会讨论了提高成员进口许可制度透明性的问题,并鼓励利用WTO的进口许可证通知门户网站。会上,中国和日本对印度在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及其他电子产品方面的措施提出关切;印度尼西亚质疑印度对粘胶短纤维的进口监控;中国台北和泰国则对印度对充气轮胎的进口监控提出讨论。
去年,美国、中国、韩国和中国台北在WTO的市场准入委员会上对印度的进口限制措施提出关切,韩国强调印度的措施可能不符合WTO规定,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贸易壁垒。
小世有感:印度贸易壁垒旨在促进本土制造。但贸易壁垒设立恐将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反对,增加全球供应链不确定性,并对中国企业出口带来显著挑战。
资讯来源:中国经济网
全球海运运力再次紧张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报道,全球贸易领域的一场完美风暴正在导致集装箱运力短缺,促使海运价格突然且意外地飙升。航运旺季开始、货轮为避开红海选择更长航线、亚洲遭遇恶劣天气等因素都冲击了主要航线的贸易量。为保证货物正常交付,海运企业选择跳过一些港口或缩短泊港时间,而且不接收空箱。就在供应链成本问题出现之际,与学生返校和假期相关的消费品恰好即将加入海运队伍。
挪威克塞内塔公司的海运价格数据表明,即期运价正在反弹,且即期运价与长期运价的差距正在扩大。在2024年初红海紧张局势促使运价暴涨之后,即期运价已有所下跌。但自4月底以来,在通往美国沿海地区的航线上,即期运价飙升,平均涨幅高达1500美元。现在,在海运公司收取的最高合同价中,有些已经是短短一个月前的两倍以上。克塞内塔公司的初期数据显示,运价6月初将进一步上涨。
小世有感:红海危机、天气原因等多重因素导致全球航运调度紧张,运价提升。出口企业将面对海运成本上涨以及物流周期延长的挑战。
资讯来源:参考消息网
通胀降温,欧洲经济积极信号频现
欧盟统计局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经季节调整后,今年第一季度欧元区和欧盟国内生产总值(GDP)均环比增长0.3%,同比分别增长0.4%和0.5%。欧盟委员会发布的2024年春季经济展望报告强调,进入2024年以来,欧盟经济增长表现好于预期,通胀水平持续得到控制,经济扩张已初具基础。
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初步数据,欧盟第一大经济体德国一季度GDP环比增长0.2%,同期法国、西班牙、意大利GDP分别环比增长0.2%、0.7%和0.3%。爱尔兰GDP环比增长1.1%,瑞典GDP环比萎缩0.1%。
此外,一季度英国经济环比增长0.6%,超出市场预期,标志英国经济已走出去年年末的“技术性衰退”。从产出端来看,服务业成为推动英国经济增长的主力,环比增长0.7%。
小世有感:欧洲多国GDP数据增长,表现好于预期,或说明欧洲整体经济正在走出衰退,开始复苏。
资讯来源:国际商报
德国经济见喜色
德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上升0.2%。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5月24日公布的最终数据,经价格、季节和日历调整,德国2024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上升0.2%,而2023年第四季度德国GDP环比下降0.3%。德国联邦统计局局长鲁特·布兰德表示,在2023年年底GDP下降后,德国经济在2024年开局显露出积极发展迹象。有分析称,德国2024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主要是建筑投资增加和出口增加推动的,私人消费支出则出现下降。德意志联邦银行预计,第二季度德国经济可能会小幅增长。但经济学家预测2024年全年德国经济不会出现大幅上升。德国经济顾问委员会近日发布预测称,2024年德国经济将增长0.2%。联邦政府在其春季预测中则表示,预计2024年德国经济将增长0.3%。
小世有感:德国2024年第一季度GDP增长,释放其经济复苏的信号。但德国消费支出仍萎靡不振,其经济能否彻底走出衰退还有待观察。
资讯来源:国际商报
日本重回“有利率的世界”
近日在日本债券市场上,作为长期利率指标的新发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一度触及1%,自2013年5月以来时隔约11年再度达到该水平。日本央行此前采取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购买国债,长期将长期利率压低在零左右或负值。随着长期利率达到1%,“有利率的世界”已经成为现实。
日本央行超宽松货币政策导致长期利率压低,但市场预期央行将调整政策。2024年3月,央行退出负利率政策,日元持续贬值。自2012年起,日本长期利率低于1%。2016年推出“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后,长期利率一度跌至负0.3%。2024年,央行取消YCC政策,长期利率上升。
小世有感:日本央行利率政策收紧,日元预期升值,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流入。中国企业出口或受汇率影响,企业也需提升竞争力来迎接的新机遇。
资讯来源:参考消息网
首季缓步,美国经济复苏殊为不易
美国商务部公布的首次预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1.6%,增速为2022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低于市场普遍预期。
从具体数据来看,首季占美国经济总量约70%的个人消费支出增长2.5%,比去年第四季度增幅收窄0.8个百分点,其中商品支出下降0.4%;反映企业投资状况的非住宅类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为2.9%,与去年第四季度增长3.7%相比明显放缓;私人库存投资拖累经济增速走低0.35个百分点,商品和服务净出口也拖累经济增速走低0.86个百分点。
小世有感:美国经济增速放缓,居民个人消费支出增长趋势收窄,或说明表明美国社会总体消费需求下降,消费者对未来信心不足。
资讯来源:国际商报
多边贸易体制仍具强生命力
5月28日,全球治理与国际公共政策论坛暨《国际经贸规则观察报告(2024)》发布会在京举行。论坛发布的报告对2023年全球经贸发展动态进行了总结,认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呈现出“集团化”“碎片化”等特征,世界贸易组织(WTO)改革势在必行。当前,中国积极对接和融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为不断完善全球经贸治理体系贡献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报告认为,当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面临着权力结构失衡、利益诉求迥异以及制度功能缺失的困境,体系中不同利益主体无法在多边层面达成共识,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国家间合作的自然替代选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为代表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逐步成为重塑全球经贸规则的重要机制。
小世有感:在当前国际局势错综复杂、贸易摩擦不断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既为各国提供了合作交流的平台,也为外贸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和红利。
资讯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