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1一整年,可以看到码头拥堵、货物延误的情况在各个港口不断上演。而令人沮丧的是,随着2022的开始,这些情况并没有得到缓解,相反集装箱码头拥堵状况似乎变得更为严重了。
拥堵和瓶颈问题正在恶化,集装箱运输时间延长一倍
总部位于旧金山的货运代理和报关行Flexport每周提供一项名称为“海运及时性指标”的衡量指标,该指标测量从出口商准备好货物到进口商收货所用的时间。
据悉,到2022年,拥堵和瓶颈问题正在恶化。在跨太平洋东行航线,2022年1月2日的最新测量值为110天,创下历史新高,而在疫情暴发前的2019年,该航线的平均过境时间为45到50天。
同样的情况,亚洲到欧洲,疫情暴发前的平均运输时间约为55天到60天,而今年1月2日的情况为108天。
Sea-Intelligence的分析师在其最新的每周报告中指出:“运输时间的极端延长导致了对集装箱的需求也有类似的大幅增长。”Sea-Intelligence的数据显示,疫情前通常是2%的集装箱船运力被延误,而这一数字在2021年飙升至11%。
“所有可用数据表明,到2022年,拥堵和瓶颈问题正在恶化,并且没有任何改善的迹象。”Sea-Intelligence警告说。
长滩港船舶等待时间超38天
马士基表示,“在几个枢纽港口和门户码头,情况尤其具有挑战性”。
据马士基公告,其最新数据显示,在北美港口,长滩港的船舶等待靠泊天数达38至45天,洛杉矶港为0至28天,西雅图港、温哥华港和鲁珀特王子港的码头堆场密度已达100%。

另据洛杉矶港最新数据,截止1月11日,洛杉矶/长滩港外等待靠泊的船舶数量达102艘,其中13艘在距港口40英里范围内等待,另外89艘在空气安全质量管控区外漂流或缓慢航行。
在欧洲,马士基的最新数据显示:汉堡的Eurogate hub船舶等待时间为2-3天,堆场密度仍为103%;不来梅港的堆场密度为131%;但对于马士基来说,英国港口仍然是问题最多大的。在英国最大的集装箱港口Felixstowe,马士基报告称船舶停泊延误7至10天,堆场密度为96%。
马士基警告:供应链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延误
马士基警告客户,全球供应链将面临又一个充满挑战的一年。“不幸的是,2022年并没有像我们希望的那样开始,”该承运人表示,“疫情仍在蔓延,新的疫情影响我们运送货物的能力。”
上个月,马士基宣布,由于港口“异常等待时间和拥堵”,从今年年初开始暂时整合亚洲-北欧航线港口停靠,2M的AE1/Shogun服务将不再挂靠费利克斯托港,AE55/Griffin环线将不再挂靠鹿特丹。通过整合AE1和AE55之间的费利克斯托和鹿特丹停靠来减少北欧港口停靠次数。
尽管如此,从亚洲驶往费利克斯托的2M货船中,有相当数量的货物目前正在德国的威廉港和荷兰的安特卫普港卸货。然而,根据货主爆料,由于支线运力和费利克斯托开放泊位的短缺,集装箱的中转工作将耗时长达四周。马士基表示,该公司正努力将延误降到最低。
为了确保供应链的稳定,英国托运人和零售商不得不寻求使用包租的多用途船舶并在远离拥挤的南部集装箱枢纽的较小港口卸货。
事实上,位于东北部的泰恩港上周在南希尔兹(South Shields)接待了第一艘来自中国的直达船只。该公司表示:“许多主要零售商利用该船,确保知名品牌的各种消费品能够在交易高峰期及时到达。”